印尼、越南的电力基础设施跨境并购,泰国投资项目的税务咨询……致同中国的“跨境服务方案”正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这一“跨境服务方案”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涵盖审计、税务、咨询、评估与估值以及工程管理等不同领域的专业服务,见证了“一带一路”倡议从愿景到现实,从理念到行动。
“利用对会计语言的精通,全方位提供专业支持”
“过去几年,我们参与了中国企业在印尼和越南的多个电力基础设施跨境并购项目,包括风电、光伏和火力发电等。”致同咨询交易支持服务联席全国主管合伙人刘波告诉记者,从前期的财务税务尽职调查、配合交易财务顾问准备相关文件,到协助进行股权价值的估值协助、交易文件审核和支持、交易谈判、税务筹划,致同中国与致同印尼、越南等团队为整个交易提供了全流程的财务咨询服务,协助中国企业成功完成收购。
在中国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标的企业除了能更好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也为当地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
“记得在协助某央企并购印尼某火电厂时,由于对于一些在当地比较普遍的条款不够了解,该企业在与卖方沟通、审阅相关文件时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电力购买协议中的相关回购条款。致同通过与包括律师在内的专业团队加强合作,同时利用致同印尼团队在当地的经验对相关条款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在把控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协助企业理解协议内容、了解当地实操情况,消除了企业的疑虑,提高了项目推进的效率。”刘波回忆道。
此外,会计准则的差异也导致企业在阅读标的公司财务报表时遇到困难,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政府BOT1项目的会计处理方式。
据了解,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公司更倾向于将政府BOT项目处理为固定资产,并按照年限折旧,每年按照实际确认经营收入。但在印尼会计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中,政府BOT项目被处理为一项金融资产,在建造期确认大量收入,在运营期仅确认少量金融收入。
“基于对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深度理解,我们协同致同印尼团队,对两种处理方式所对应的账务处理、各期间内的收入和现金流差异、对估值的影响等编制会计意见书,并通过模拟转换会计报表充分说明了对估值的潜在影响,为客户解决了疑问。”刘波说。
[1]BOT项目是一种基于特许权的投资建设方式,通常用于公共基础设施或公用事业的项目,它的含义是建设-运营-移交。
“多角度考量,协助企业确定最佳业务方案”
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致同还为中资企业对外投资和运营提供税务服务。
近期,致同就参与了境外投资项目:中资企业中标了泰国一个规模很大的工程项目,将为泰国业主方提供汽车生产线相关的工程设计服务和总装设备的销售及安装。
“该企业是第一次接触泰国项目,在商务谈判和合同条款方面十分谨慎,对在合同项下业务开展可能带来的税务成本格外关注,希望能够在集团税务合规的前提下,优化税务成本,降低税务风险。因此,我们为企业提供了跨境税务咨询服务。”致同税务合伙人张莉介绍道,这一服务包括对合同项下业务交易模式潜在的税务影响进行分析和潜在税负测算;就企业和业主方谈判过程中涉及的税务事项提供税务咨询意见,并协助企业对签订合同的税务条款进行审阅;对企业在泰国以不同类型方式开展业务的涉税情况进行分析,并从税务的角度提供建议等。
在跨境项目开展过程中,致同税务团队发现企业更多关注项目在当地的涉税影响,而往往忽略了项目中国税务成本的影响。
致同税务高级经理袁洁举例说:“在这一泰国项目中,业务开展方式将导致归属于中国和泰国收入和对应成本的划分不同,这将影响两地税务机关对公司在中国和泰国所得和税负的确定。同时,中国已与泰国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消除双重征税’条款中规定,对于在泰国取得的所得所缴纳的当地税收,可以在中国应缴纳的税收中进行抵免,而取得合规的税收抵免凭证和中国税收抵免对税负情况的影响也是客户需要考量的重要税务事项。此外,企业开展一项业务不仅涉及到在两地的企业所得税,还同时涉及到两地的增值税,在货物出口的情况下,还会存在关税的影响。”
对此,致同在税务服务前期,对客户跨境业务可能涉及的两地税务影响进行重点税务提示,并在服务过程中和客户进行多轮次沟通,与客户对其业务进行探讨,根据客户项目预算资料,对归属于中国和泰国的所得和对应成本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类,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关税角度综合进行考量,协助客户确定了最佳业务方案。
“客户走到哪里,我们的服务就跟到哪里”
“‘一带一路’合作国家超过150个,在语言、文化传统、商业惯例、企业管理、会计审计标准、法律法规等方面与我国均存在一定差异。虽然具有挑战,但客户走到哪里,我们的服务就跟到哪里。”最令致同审计合伙人李杨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境外项目审计中,团队协助企业一起在境外工作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作为中方客户的主要对接人,他们通常会面对来自于客户“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会在现场与境外同事协调沟通,查阅外文资料,协助企业在涉及多项准则、多种语言的情况下完成工作,最大程度配合企业完成项目。
对此,袁洁感同身受。“我们在为客户进行服务中,经常会面临客户临时增加的多样性服务需求,这些需求不仅局限于审计、税务、咨询,还涉及法律、商业等方面,例如,在当地设立机构的类型、流程、资质、经营范围等。尽管并不在常规的服务范围内,我们也会通过查询当地政府部门官网等官方公开渠道,或寻求致同国际当地成员所的支持,尽最大可能收集相应信息供客户初步参考。”她说。
李杨表示:“致同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分支机构,拥有超过6.8万名员工,覆盖了一带一路绝大部分合作国家,具有国际视野和整体协同能力,且熟知海外监管规定,熟悉财务及运营流程,精通当地语言、文化,有助于我们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致同全国国际服务线管理合伙人黄志斌表示,为切实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我们一方面设立“一带一路”工作小组,提升事务所专业人员的知识储备,一方面与“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致同国际网络成员所无缝对接,并借助覆盖全球主要经济带的40多个致同国际商业中心以及在多个国家设立的致同全球中国事业部,共同搭建服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
当下,共建“一带一路”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融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黄志斌表示,会计师事务所要根据“一带一路”项目的特点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帮助企业制定投融资战略、实现海外融资并购、保护财富、管理风险、优化运营、吸引并留住人才,要解决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企业在遵守国内与当地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获得商业成功,制胜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