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迎来开市两周年。致同审计合伙人江永辉接受《证券日报》、《经济参考报》采访,畅谈北交所发展成果,并展望发展趋势。

ecac8f0aedd1135883cff0c7cb090da.png

dc341e3027254378c72a8256a2f3fec.png

优质创新力量不断集聚

 

北交所开市两年来,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科技成色足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加速聚集。

 

江永辉表示:“两年来,在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北交所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盈利公司比例的提升以及一系列全面改革措施的落地,不仅彰显了北交所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也展示了其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截至11月1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已达229家,总市值超2800亿元,累计公开发行融资超470亿元,近八成募集资金投向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

 

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占比超八成;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九成,近一半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公司覆盖工业材料材料、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双碳”、消费等多元细分创新领域;细分行业龙头以及汽车、光伏、半导体等重要产业链“小而美”特色企业众多。

 

业绩层面,北交所上市公司立足科技创新,整体经营业绩积极向好,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2023年前三季度,近9成上市公司实现盈利,六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五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北交所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断显现。


901ac30240fd508a67274f5df19fbb3.png

政策投入持续加码

 

今年9月1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即“北交所深改19条”),内容涉及投资者适当性、发行底价及流动性、转板机制、融资融券等方面。

 

江永辉表示,“北交所深改19条”是一份超出预期的、务实的政策大礼包,切实聆听了市场声音,紧抓痛点不回避问题,为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划定了清晰的改革发展路线图,传递了北交所稳步推进改革的积极信号,必将对北交所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他认为,在这些措施中,引人关注的是转板机制再次完善,成为北交所二级市场最大的投资机会。转板机制畅通后,可以迅速解决北交所与沪深市场的估值差问题,也是北交所改善发行机制及解决流动性问题的倒逼机制。

 

江永辉建议,符合北交所定位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渴望早日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应早做准备,抓住此次政策红利的东风,乘风起航早日登陆北交所。

cbd2444e5c01667ed9b09ce5c34c778.png

《证券日报》11月15日A1-A2版

持续提升北交所吸引力与竞争力

 

在进一步盘活北交所市场方面,江永辉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制度和规则,提升透明度和公平性,并推出更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同时,还需积极拓展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互联互通,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其中。

 

此外,还需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和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可以相信,两周岁的北交所将会以沉稳有力的改革步伐,继续发挥好“主阵地”辐射带动作用,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贡献更大力量。